2015年,“一帶一路”構想打開絲路沿線國家“合作共贏”的筑夢空間,“絲路基金”首單——三峽集團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項目進入中巴政府間聯合聲明,成為兩國展開全方位交流合作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建設和諧工程 同譜共贏旋律
作為南亞地區發展中國家,巴基斯坦長期以來存在嚴重的電力短缺問題。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每天停電4小時、拉合爾6小時、拉瓦爾品第6小時、費薩拉巴德4至8小時、古杰蘭瓦拉7小時、白沙瓦7小時、木耳坦7小時,農村地區10至12小時不等。“何時來電”,在巴基斯坦已成舊病難醫。
在巴基斯坦電力及經濟發展最需要之際,三峽集團真誠伸出援手,持續傾情投資巴基斯坦第一風電(以下簡稱“巴風一期”項目)、二期風電(以下簡稱“巴風二期”項目)、卡洛特水電等工程項目,為改善當地電力緊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合作共贏的正能量。
位于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塔塔專區賈姆皮爾地區,總投資1.3億美元,總裝機容量49.5兆瓦的“巴風一期”項目,于2013年1月31日正式開工建設,2014年11月25日正式進入商業運行。這項年基準發電量1.387億度的風力發電工程,不僅因其作為三峽集團在巴投資的首個風電項目而倍受中巴公眾關注,更因其高質高效的建設運行速度聚焦世界目光。
一次性通過巴國家電網公司168小時試運行嚴苛考核,提前近兩個月并網發電——“巴風一期”項目的優異表現,創下了巴基斯坦風電開發項目中施工期最短且唯一實現提前發電的項目紀錄,成為當地能源企業中當之無愧的標桿工程。這樣的建設成績,相當于提前為當地4萬缺電百姓提供生產生活用電,足以滿足一座中型城鎮的用電需求。
緊隨“巴風一期”項目步伐,位于巴基斯坦吉拉姆河,總投資16.57億美元、總裝機容量720兆瓦的卡洛特水電站項目近日即將進入建設期,“巴風二期”項目也將計劃于今年年初正式開工建設。預計兩工程分別建成后,卡洛特水電項目多年平均年發電量將達到32.06億千瓦時,年利用小時數4452小時,還將為當地創造出超過2000個就業機會;“巴風二期”項目將預計每年向巴供電超過2.8億度。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值得一提的是,三峽集團不僅在巴大力投資清潔能源電力基礎設施建設,為改善當地電力短缺而努力,同時還信守對當地政府的承諾,積極籌劃和協助中國企業編隊出海,全力相助巴基斯坦制造業填補空白。
近年來,三峽集團攜中國建筑安裝有限公司在巴基斯坦當地投資建設了風機塔筒生產廠,實現了塔筒設備的本地化生產,為當地增加了經濟規模,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與國內水輪發電機制造企業一道,積極探討與巴基斯坦當地重型工業企業的產能合作,致力于提升巴基斯坦發電設備的生產制造水平的相關研究,取得了可喜進展……
這些舉措將與三峽集團在巴建設的清潔能源電力項目一起,聚沙成塔,為改善巴基斯坦當地經濟民生貢獻中國力量。
打造生態工程 推動可持續發展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在距離長江三峽與金沙江千里之外的巴基斯坦,三峽集團的科學環保理念得以沿襲繼承,更在其基礎上精心結合當地環保制度有了深化創新。
在三峽集團在巴建設的清潔能源項目中,卡洛特水電項目因其所處地理位置與自身注資形式相對特殊,相關環境保護工作在規劃建設之初便面臨著多方監管、高標準、嚴要求的挑戰。一方面,由于項目位于巴控克什米爾和旁遮普省的界河,其環保工作受巴控克什米爾和旁遮普省兩方分別監管,另一方面作為項目公司股東的國際金融公司的相應環保制度對項目同樣適用。
為此,卡洛特電力有限責任公司量身打造環境保護專項投資,投資總額初步估算約為14589萬元,與此同時,與之配套的環境保護工程更是作為必不可少的設計。據項目可行性報告相關數據顯示,項目環境保護專項投資就由水環境保護、水生生態保護、陸生動植物保護、水土流失治理、大氣環境保護、噪聲防護、固體廢物處理處置、人群健康保護、社會環境、環境監測等多項具體工程費用構成,針對工程建設各領域、各時期的環保目標。
這座三峽集團在巴基斯坦不遺余力打造的生態工程,不僅將在各專項系統設置上全方位覆蓋施工領域,更在環保方法和措施上力求完美、精于細節。其中,僅“水環境保護工程”中的“生產廢(污)水”一項,就采用了DH高效(旋流)污水凈化器、中和沉淀法、隔油+沉淀處、A/O 地埋式成套生活污水處理等多項世界一流的環保設備和措施。
此外,項目還在工程影響區提前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提高施工、管理人員環保意識??逄仉娏τ邢挢熑喂鞠嚓P負責人表示,工程完工后,項目將盡快恢復工程影響區的生態環境和景觀,制定完善魚類資源保護的明文規范,嚴格要求初期蓄水及運行時期應保障大壩下游不低于每秒5立方米的生態基流,以維持大壩下游水生生境。
樹立民生工程 傾力慈善教育
慈善不僅是手的給予,更是心的饋贈。
曾就讀于我國華北電力大學,現就職于“巴風一期”項目公司當地運維工程師Jamshed Khan(中文名“賈勝”)在接受采訪時說,“三峽集團不僅僅是新能源領域的先行者,更重要的是其在開發風電場的同時為我們的人民謀福祉。”
在巴基斯坦,從中國走出去的三峽人以大愛之心,融入當地,傾力相助,一系列雪中送炭、溫暖走心的慈善之舉,贏得當地政府和百姓的由衷敬意,被視為來自中國的“旱海甘霖”。
2010年7月,巴基斯坦各地持續普降暴雨,引發其自1947年獨立以來最嚴重的洪澇災害。截至當年8月底,巴全國因洪水受災人數共計約2000萬人,愈1600人罹難。這次持續時間長達近兩個月的特大洪水災情,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并積極組織八方救援力量。
在這場聯合各國、萬眾一心的抗洪戰役中,“巴風一期”項目公司身處工程一線,鐵血有擔當,丹心扶大義,不僅在第一時間響應國家號召,積極組織全體員工為受災群眾捐款,其駐巴卡拉奇辦事處更是在聽聞我國救援隊所在信德省特達地區”天氣異常炎熱,每日接待患者眾多”的消息后,派出駐地代表多次攜帶冰柜、衛生用品等重要物資和食品飲用水前往慰問,贏得救援隊誠摯感謝。
除了在大災大難面前的慷慨解囊、鼎力相助,三峽集團“巴風一期”項目部在當地各項民生慈善教育工程中,也一次次奉獻出了拳拳愛心。
為便利場區周邊建設,造福當地居民,自2013年初開始,“巴風一期”項目公司多年來堅持為距離卡拉奇直線90公里處的塔塔專區賈母皮爾等村莊免費修建公路,為改變當地交通狀況作出重要貢獻。
此外,為幫助當地教育事業發展,豐富周邊學子精神文化生活,三峽集團中水電國際公司發起為老撾、巴基斯坦等國項目所在地“編印2014年世界兒童臺歷的倡議”?!鞍惋L一期”項目公司在第一時間積極響應號召,前往卡拉奇市小學向當地學生宣講風電知識、宣傳中國文化,并為孩子們舉辦專場畫展。在這次活動中,項目公司向孩子們贈送了漂亮的蠟筆和紙張,近百位該校兒童對工程建設和未來的美好憧憬被描繪成美麗的圖畫在畫展中展出,并被制作成精美的2014年世界兒童臺歷送到孩子們手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闡釋“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曾說,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
“不是獨奏,而是合唱”,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新時代絲路精神,同樣也是三峽集團在巴基斯坦積極履行海外社會責任時所一直秉持的大國央企態度。
出入相左,守望相助。支持與愛,沒有國界。(張曉帆 報道)